互联网时代是央视出品讲述互联网历史的纪录片,出奇的良心和精品,具有良好的科普性。虽然个别地方有一点点不严谨,但瑕不掩瑜,不妨碍它成为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。作为一个网络技术从业者真的看得我热泪盈眶,一边看一边抹眼泪。最近又找出来刷一遍,顺便把有趣的内容记录下来。
- 互联网诞生于冷战。美国为了应对苏联人造卫星,制定了ARPA(阿帕)计划,办公地点设于五角大楼。当时获取了520亿美元的筹备金,是当年中国国家外汇储备的三倍。而网络也诞生于ARPA项目。
- 罗伯特·泰勒,互联网创始人之一。当时他办公位有三台终端,但是这三台巨大的设备互不兼容,导致经费的极大浪费。罗伯特泰勒致力于解决设备互联的问题。“将孤独的计算机互联”,是当时计算机科学界的一种理念。
- 罗伯特泰勒从ARPA项目中获得了网络研发的支持,从署长办公室出来的时候就手握100万美元的经费。
- 拉里·罗伯茨,互联网之父之一。泰勒选中他作为这笔钱的消费者。但是不善言辞的罗伯茨拒绝了泰勒。因为比起管理者,罗伯茨更想做以为科研人员。而后的十个月,每个月泰勒都给罗伯茨打电话,但是都被回绝了。
- 泰勒最终意识到ARPA为罗伯茨所在的林肯实验室贡献了51%的科研经费,于是以此为借口,从林肯实验室“威胁”来了罗伯茨。
- ARPA的网络项目网罗了最杰出的一批计算机通讯专家
-
“网络”的雏形灵感来自于人类经验的渔网。这张渔网上,每一个节点的都是平等的。设计的初衷便是“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架构”。这张渔网上,每一个节点都是重要的,每一个节点都是不重要的。
- iPhone 5s设备性能是当初ARPA最大的计算机的七千多倍。
- 为了将计算节点的压力卸载,科学家们设计了专门的机器,也就是路由器的前身。
- 最早的网络传输测试是从洛杉矶到斯坦福。只传输了五个字符“LOGIN”。然而过程也并不顺利,当传输到第三个字符‘G’的时候,设备死机了。所以第一次出现在互联网上的内容,只有两个字符“LO”。借用纪录片的原话:“这是涵盖了分布式和包交换的L和O,是孕育了大数据和云计算的L和O,这是属于每一个人的L和O”
- 1973年,通过卫星通讯技术,阿帕网从美国跨越大西洋和,英国、挪威建立了通讯,世界范围的登录开始了。
- 为了解决世界范围内网络通讯规范,ARPA网制定了TCP/IP协议簇。然而为了让这个规范在世界范围内接受,花费的时间是研制出通讯网络时间的三倍。1983年1月1日,TCP/IP成为了世界所接受的标准协议。同时也意味着传统ARPA网的寿终正寝。
- 1987年9月20日20点55分,一封标题为“跨越长城,走向世界”的电子邮件从中国到达德国,也意味着中国成为了这个网络上不可或缺的一个节点。
- 1994年4月20日,中国实现了与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,成为了第77个国际互联网的接入者。
- 为了解决不同系统之间的通讯问题,蒂姆·伯纳斯-李和他的团队创造了不同架构之间的通用语言——HTTP。自此之后,互联网才真正的走向群众,不再是专业人士的玩物,而是属于每个人的新时代产物。同时伯纳斯-李也为万维网WWW制定了规则。“网页的概念出现了,所有人的互联网时代开始了。”
伯纳斯李是我非常敬佩的人,是互联网时代的英雄。他选择了把一切成果都奉献给了大众。他出生在1955年这个特殊年份,这一年不仅是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过世的年份,也是IT行业最传奇的两位领导人——比尔盖茨和乔布斯诞生的年份。在那个科技发展的黄金年代,还能保有初心无私奉献,相比同龄人更加卓越有贡献的他选择居于幕后,成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奉献者,是非常值得尊重的。
他是当今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推动者毫无争议。伦敦奥运会上,当伯纳斯-李在那台老式NEXT电脑上敲出“This is for everyone”的时候,我的眼眶真的湿润了。有时间我会单独码一篇文章讲讲伯纳斯-李。
- 截止到纪录片出品的2014年,微博一天的信息内容就超过了纽约时报辛勤劳动的60年。Youtube上一天上传的影像就够人播放98年。(华为大数据教材上写的是YouTube上一天的视频内容就够一个人不舍昼夜看3.3年,两方给出的数据差异有点大,反正就是很多就对了!)如今两天留下的数据总和,就相当于过去人类历史的全部记忆
Part1 Over 未完待续….